当前位置:穿青之家首页 > 文化穿青 > 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

穿青之家8年前 (2016-03-25)文化穿青70552

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,今天在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四川、安徽、江苏、山西、湖北、广东、江西、河北等地民间仍有傩舞、傩戏演出,但无专业剧团。

由于地域、民族、流传条件的不同,“傩”在不同民族和地区,名称不一,如傩堂戏、端公戏、师道戏、僮子戏、地戏、关索戏、舞鬼戏等。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,亦有世情剧目,如《孟姜女》、《董永卖身》等。尽管傩戏名称不一,但都有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,即面

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。角色有多有少,演出场面没有声乐,多伴以锣鼓。

用“傩”的形式来表演关索戏,全国只有小屯一个村。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1张

小屯关索戏的演员是世袭的,全部是男演员,三年演一次,演出时间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,演员净身后集中住在寺里,禁忌男女房事,演出前后都有严格而虔诚的祭祀“药王”(关索)的仪式。连穿、脱戏装,道具的摆放都要经过跪拜大神(关索)之后才能进行,历史以来一成不变,既有娱乐的成分,又有祭祀的功能。

小屯关索戏的剧目很多,内容以蜀国的关索、刘备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、李恢、鲍三娘、白花公主、黄山岳等英雄人物为主,剧中角色较多,内容丰富,是中国其他地方现存傩戏无法相比的,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中国现存有代表性的傩舞、傩坛戏(傩堂戏)主要有:

1.贵州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2张

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,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彝族、仡佬族、水族等,人口共有一千一百多万,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,遍布全省各地。

古代的贵州是“蛮夷之地”,由于地理位置、建制沿革、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,深受荆楚、巴蜀文化的影响。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,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,加之地处荆楚、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,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,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,留下很多古老文化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州傩戏傩文化。

贵州傩戏具有民族多、品种多、层次多、分布广、保存完整等特点。主要有两个系列,三个层次:

●两个系列

第一、汉、苗、侗、土家、彝、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,为民间傩戏系列;

第二、黔中地区(安顺等地区)地戏属于军傩系列。

●三个层次

第一、彝族傩戏“撮泰吉”(变人戏)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,是傩戏的雏型,是低级层次;

第二、汉、苗、侗、土家、仡佬等民族地区的傩戏,虽与傩祭密不可分,但戏剧因素不断增长和完善,是向单一的艺术过渡的中间层次;

第三、安顺地戏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,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。

贵州民族民间傩戏的代表有:

威宁彝族傩戏“撮泰吉”(变人戏)

黔东北(铜仁地区)傩戏群

黔北(遵义地区)傩戏带

黔中(安顺等)地区地戏

贵州在研究队伍和调研成果方面,处于领先地位。近十年,仅出版的专著就有:《地戏简史》  (高伦)、《安顺地戏》(沈福馨)、《贵州傩戏》(高伦)、《傩戏傩文化》(庹修明)、《信仰、艺术、生命交响——中国傩文化研究》(李子和)、《傩与艺术、宗教》(邓光华)、《傩文化刍论》(柯琳)、《中国面具史》(顾朴光)、《冲傩还愿》(张建建)、《祭祀戏剧志述》(宋运超)、《戏曲乐谭》(宋运超)、《德江傩堂戏》(李华林等)、《思南傩堂戏》(卢朝栋等)、《贵州面具艺术》图册(王恒富、皇甫重庆)、  《安顺地戏面具》图册(沈福馨)、《中国巫文化——贵州面具艺术》(顾朴光、潘朝霖、庹修明、孔燕君)  《中国傩戏傩文化图册》(庹修明、姜尚礼)等。此外,还出版了编著、论文集、资料集、图册数十种,发表论文数百篇。

(1)黔东南地区的傩戏

黔东南地区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、随意,与安顺地戏相似,无需特制舞台,通常在晒场、村头,街市等地点便可以演出。

据说600多年前,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中国平息南方战乱,屯兵于黔,将中原傩戏引入。从此,傩戏在中原消失了,却在中国西南,包括黔东、黔北、黔南、黔东南一带的土家族、苗族、布依族和汉族中扎根,并以燎原之势广泛传播开来。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,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,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,象征勇敢和胜利。

(2)布依族傩戏

贵州布依族傩戏源于明代“调北征南’’时期,大批军队和移民进人贵州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,尔后,傩戏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傩戏。

“傩戏”最早用于布依族“做桥”、‘‘烧香”、“还愿”等“傩坛祭祀”,后“傩戏’’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故事,揉进神话传奇,杂以乡间吉语,集话剧、歌剧、舞剧为一体。剧中人物有“将军、先锋、文官、武官、副将、妇孺”等形象。傩面具均用木质雕刻成型,造型奇特、色彩神秘、栩栩如生,服装更是瑰丽多彩,其舞姿粗犷,娱人娱神,独具特色。

将军(布依族语:头老);总指挥,虎将军(布依族语:不的);开路先锋,军师(布依族语:不算);行事谋略者、武官(布依语:不山);兵权掌管者、文官(布依族语:不事);文字掌管者、文书(布依族语:不妹);文字起草者、文书(布依族语:不妹):文字记录者、老儒(布依族语:不宁);迎宾司仪者、老妪(布依语:牙宁)。

(3)穿青人的傩戏

世代居住在贵州西北部的穿青人,明代地方史志称其为“土人”,清代又称其为“黑民子”,因其“衣尚青”,故“又日穿青”,现在织金地区有20多万人。他们有独特信仰——“九月祀五显神”,信仰五显神的形式是,在堂屋西北隅以竹篾编如小兜形悬壁,“日兜兜坛”,世代供奉;祭祀五显坛的形式是,每岁或间岁酿酒杀牲,延善歌舞者至家蘸禳,跳跃如演戏状,“日庆坛”,俗称“跳菩萨”。

穿青人的庆坛傩戏,有五处与其它地区傩戏有着明显的不同:

一是宗旨单一,是穿青人于家中“酬还五显圣贤恩愿”的民族宗教专祀与庆典;

二是有典型的民族性,举办傩戏的人家都是穿青人,表演的傩戏班子一律是穿青人;

三是祖先崇拜突出,既要请举办人家的祖先亡灵入坛领受法宴,又要完整表演祖先们“山魈人马”从事农业劳动的全过程,还要表演性生活及生育的情节;

四是反映民族团结,戏中表演五显二郎巡游,遇到不同服饰的各民族妇女都要风趣地交谈,称她们为“大嫂”,遇到各民族的神圣都要同他们喝酒、吹芦笙跳场,谈笑风生,和睦友好;

五是没有新的戏剧发展,除扮演少量与五显神有关的故事之外,多数是“还愿”与“驱邪恶、保福禄”的礼仪法事,还保留着“歌舞娱神”的古朴式样。

穿青人的庆坛傩戏共有15场,每一场又分为多折,全都在举办人家的堂屋里表演,故又称为“傩堂戏”。戏场布置称为“摆坛”,即把五显神及有关的神圣画像挂出来,又叫“挂案子”。

第一场:起坛。分为打扫坛场、起坛、请神、陪神、暖圣等数折。

第二场:发功曹。由掌坛师登坛念颂,发烧文书请帖,派遣年、月、日、时,四值功曹前往各有关方面去请五显神的各路道友来共赴庆典圣会。    -

第三场:交牲。分为请圣领牲、交牲、解秽、参灶数折。相传五显神极其钟爱民间生灵,并不杀生,交牲是交给他部下的五猖神及火牙火嫖监坛二将。

第四场:淌白。分为请神下马、拣牲二折。先将刮洗剖整干净的猪背上羊(俗称大猪背小羊),扑卧在一张长凳子上,猪羊头向外,尾向内,凳子骑着大门槛放置,而后请受祭之神“领受酒、领受牲,共同保祜酬恩人”。

第五场:放兵。分为宴兵、调兵、会兵、放兵数折。宴兵是在坛场内就地铺设五方九品香烛、钱财、科马(五显有关的小画像),放五杯酒,摆杀祭的猪头猪蹄、活公鸡一只,取下坛罐放于中央,周围按五方插五面小旗一面大旗,请齐五显神部下的五营兵马饮宴。

第六场:合会。分为造桥、拈香、合会几折。

第七场:大郎殿。分为装身、赞圣两折歌舞法事和《砍先锋》、《出灵官》两折戏。

第八场:二郎殿。表演的是五显二郎得道之前放荡不羁,搞赌博、学算命、醉酒卧街,得道之后擒鹰放鹞,捉龙锁龙,收火牙火燥,收五猖为民除害的故事。

第十场:四府殿。先把一坛密封的甜酒摆在堂中,坛师登坛开封,向五方祭献,为主人家“开封破愿,勾销了愿”,赐福于酬恩人家。同时主人人坛跪地,表示诚心接受掌坛师给五显坛撤除旧愿标,换上新愿标,“自发诚心供奉五显圣贤香火”,当场取卦表白多少年后又来庆赛。

第十一场:岳王殿。全是礼仪法事的傩歌傩舞,内容是迎请岳王上楼、中楼、下楼三楼天子和五岳五天圣帝入坛还香火、受祭祀,赐福保桔酬恩人家。

第十二场:灵浮殿。亦系礼仪法事,内容为请灵浮三殿小山人马人坛受祭,领受愿酒,为主人家驱鬼消灾,专保人眷安宁。

第十三场:山魈殿。分为上山砍树、放火烧山、开荒、犁牛、耙田、泡谷撒秧、栽秧、薅秧、割谷、运粮入仓、上皇粮、封仓等多折歌舞小唱。

第十四场:南游殿。先出五人跳场,继出五显二郎南游会见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祖先神圣,同他们攀谈、喝烧酒、吹芦笙跳场等和睦友好的场面。

第十五场:水魈殿。分为造船送瘟神、请五海龙王及十二鱼哥(即游船)、接千岁老人(即姜太公钓鱼)、交钱、辞圣、收兵、锁坛等。

穿青人的傩戏并不是织金土生土长的东西,而是穿青人的迁徙传来的。

(4)土家傩戏

傩坛戏,土家人称之为“傩愿戏”,既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活动,也是融文字、舞蹈、音乐、雕刻、绘画及戏剧等文化要素为一体的古老文化艺术活动。其主要形式有三种:冲傩、还愿、打太保。

土家傩戏表演的内容有“报福三郎”、  “甘生”、“笑和尚”、“开山”、“关爷”、“判官”、“周仓”、“歪嘴老娘”、“土地”、“唐氏太婆”、“钱童”、“仙凤小姐”等。表演时,演员戴上面具,边唱边跳,旁人则以锣鼓和之。

每个戏班称为一坛,演员多的有十来个,少的有七八人,甚至有一个人的。其中,戏头(当地称掌坛师)则由声望高且演技好的人担任。

当地土家人请人唱傩戏并非为了娱乐,是因为家里出了不如意的事,才请傩戏班子来大唱一通,以祛晦气。

(5)仡佬族的傩戏(地戏)黔中地区仡佬人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还大量保留着,因而盛行的是以娱人为主的傩戏变种——地戏。

●乐器

仡佬人古代的乐器主要是铜鼓。

现在笛子、唢呐是仡佬族常用乐器。

仡佬族乐器中最为独特的是“哇呜”,哇呜用二尺长的泡木捅去木芯为筒,筒腰凿出两孔,筒的上端插一竹哨。吹奏时口含哨、指按孔,发出“呜哇呜哇”之声。哇呜只能在秋收结束至正月十五期间吹奏,春耕收藏不用。

●舞蹈

仡佬族的舞蹈不多,有从婚丧礼仪动作衍变而成的“酒舞”、“打亲敬酒舞”和“踩堂舞”。

2.四川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3张

 四川傩戏遍布于巴山蜀水,既在汉族民间,也在土家、苗等民族山寨活动。有重庆市、万县市、涪陵市和黔江一带的阳戏、庆坛、傩愿戏、土地戏、端公戏和师道戏等;有川南泸州、宜宾、内江、乐山、眉山一带的庆坛戏、端公戏、师道戏等;有川北一带绵阳、广元、南充等地的梓潼阳戏、广元提阳戏、剑阁阳戏、苍溪庆坛及傩坛戏等;有川西成都市、雅安地区的端公戏和芦山庆坛戏等。

   巴蜀傩戏,是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艺术于一体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民间戏剧。它有固定一套的仪式程序,如开坛、上表、请神、送神等法事程序。有的傩戏还专门供奉着固有的神祗,如“灵官镇坛”、“祖师排朝”、“钟馗斩鬼”、“判官了愿”等,均含有驱邪扶正、消灾解厄的意义。除此,傩戏中还有一些以娱人和教化为目的的民间小戏,均在仪式戏演出之后进行表演,如《南山耕田》、《牧童看牛》、《安安送米》、《辟山救母》等。

   供奉的傩神有:

   (1)伏羲与女娲(傩公、傩婆)

   涪陵市及黔江地区汉、土家、苗族的傩愿戏,黔江地区酉阳、秀山的酉阳戏,均以傩神(傩公、傩婆)为戏神。傩神或者绘在“案子”上,或者用木雕成,外裹以布缝的袍服。有人说,傩神(傩公、傩婆)是古代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,他们既是兄妹也是夫妻。

   (2)二郎神

   芦山庆坛戏中有“出二郎”(二郎降孽龙),苍溪庆坛戏中有“扫荡:二郎撵孽龙、镇宅”、广元提阳戏中有“二郎神”等。

   (3)梅山神

   合江赵侯坛戏中有《和梅山》,梁平师道戏供奉牌位中有梅山神等。

   (4)梓懂神

   梓檀神又称梓檀帝君或文昌帝君,相传为古代主文章、学问和科举之神,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,故在巴蜀傩戏中多有供奉,尤其在梓楦阳戏中称其为“化主”居于主祀地位。

 ●川北傩戏

 川北傩戏的演出,没有专业艺人,演员由各宗族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,由艺人口传心授,父子相传,宗族师承,其剧目唱腔互不交流,世代沿袭,自成一格,很少受外来影响,至今保持着古朴、粗犷、原始的风格,被称为“戏曲活化石”。

   3.安徽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4张

 安徽傩戏有代表性的是贵池和徽州傩戏。

   (1)贵池傩戏

   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,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、姚街、梅街、棠溪、桃坡、元四、渚湖、清溪、茅坦、里山一带。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,以请神敬祖、驱邪纳福为目的,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。

   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。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。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、剧目J顷序、演出形式,以及剧本、唱腔、面具、服饰、道具等方面,均有所不同。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、自然条件、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。

   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:即傩仪(傩舞)、正戏、吉祥词(傩舞)。在正戏的前后,必须有“请神”和“送神”仪式,如“迎神下架”、“送神上架”、“请阳神”、“朝庙”等。’

   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:

   一类是以舞蹈为主的傩舞与吉祥词。傩舞由《舞伞》、《打赤鸟》、《魁星点斗》、《舞古老钱》、《舞回回》、《舞滚灯》、《舞判》(又称《判官捉小鬼》)、《舞芭蕉扇》等十余种。吉祥词有《新年斋》、《问土地》、《问社公》和《散花》等。

   另一类是有唱、有白、有故事情节的正戏(又称本戏),剧目有《刘文龙赶考》、  《孟姜女》、  《张文显》、《摇钱记》、《陈州放粮》、《花关索》和《薛仁贵征东》、《包文拯犁田》、《黄太尉》、《斩泾》、《姜子牙钓鱼》等。  贵池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,互不交流,故至今仍保持着古朴、粗犷的原始风貌,被誉为“戏曲活化石”。

   (2)徽州傩戏

   徽州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,明清更为盛行。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,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,老百姓则扮戏相随,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。明嘉靖时,歙、休宁县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纪念汪华的游行活动,人们戴着面具,在队伍中边歌边舞,即为傩戏。婺源县是徽州诸县傩活动最为兴盛的县份,历史上有“三十六傩班,七十二狮班”之说,往往狮傩同游,一边舞狮,一边是傩舞,以酬神娱人,故有“狮傩会神”之称。

   从清朝中期开始,傩舞向傩戏方面演变。清光绪年间,休宁茗洲吴氏春秋二祀请傩戏演员来演戏成为宗族定例,并且是搭台演戏,显然吴氏的傩已经是舞台表演,成为傩戏。

 4.江西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5张

江西傩,俗称“赣傩”,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久远,形态原始,品类丰富,自成文化体系,被称为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“活化石”。江西傩,始于汉初,两千多年来,傩风不绝。娱神娱人的傩舞,脱胎于古代傩祭,在许多农村较为普遍,尤以南丰、上栗两县为最盛,堪称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。据统计,清末至今,南丰县有傩班150多个,不仅留存明代傩神庙,保留古老的傩祭仪式,而且流传80余个传统节目和傩面具百余种,现有傩艺人2000余名。上栗县自古素有“五里一将军,十里一傩神”之称,现保存明清时期古傩庙二十多座,承袭古典傩舞50余折,有古傩面具400余种,面具雕刻艺人20余名。

 5.湖北三岔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6张

恩施市三岔乡,被称为“湖北省傩戏之乡”,至今保存着形式独特,内容浑厚的傩戏。当地人又称它为地戏、傩堂戏、傩愿戏、还傩愿等。

   还傩愿时举行的仪式就是傩仪。还愿必戏,戏的班子为“坛”,班主称坛主或掌坛师。演出时以三五人头戴木制面具,一人主唱,众人合之,随着锣鼓的伴奏且唱且跳,虽动作呆板而不失风趣诙谐,歌腔单调却也词粗理正。

   还坛神有24堂法事、十二个剧目。剧目大多为劝善、劝孝、劝勤劳等内容,也有打趣解闷的内容。傩戏面具又叫脸子壳壳,它是傩戏的主要标志,巫师戴上它就被赋予一种神的象征,将人的愿望传递给“神”,代“神”将其旨意传达给人,因此,面具就成了人神一体的器物。

   演傩戏的场面一般是唢呐、锣鼓、礼炮铳、鞭炮喧天,演傩戏前要杀公鸡请神、烧纸钱、祭神。傩戏表演的祠堂里祀奉的主神俗称:“华光菩萨”(应该是华光大帝),还有钟馗、关帝等神像和傩戏面具。

   三岔傩戏,还叫假面跳神,是原始宗教祭祀的活动,原来广泛流传于恩施市东乡农村。是古代人与神灵的特殊对话方式,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、自娱自乐的民问艺术形式。

 6.河北武安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7张

 武安市固义村有一种古老的傩戏“捉黄鬼”,丰富的内容,恢弘的气势,演出的同时还赛戏,以及花车、旱船、龙灯、狮子舞、武术、霸王鞭、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。直接参加演出的600多人,连同辅助人员,总数不下千人。整个演出期间还有迎神、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、送神等仪式。

   “捉黄鬼”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,其角色有阎罗王、判官、大鬼、二鬼、跳鬼和被捉拿的黄鬼。黄鬼既是洪涝、虫害、疫病等灾害的人格形象,又是人间邪恶势力的代表。

   固义傩戏中积淀了中国社火戏剧发生发展中的几种形态:

 街道哑剧形态;

 长(掌)竹吟诵唱词,角色只舞不唱形态;

 长(掌)竹吟诵唱词,角色既舞且有少量唱词形态;

   长(掌)竹消失,完全由角色演唱的形态。

   其中的特殊人物长(掌)竹及其所持戏竹,是中国宋金杂剧的活化石。固义村位于邯郸市西南55公里处,是武安市冶陶镇管辖下的一个行政村。

 7.广东奇妙的傩舞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8张

 广东有一个很不出名的地方叫“长径村”,流传着一种原始祭祀性质的傩舞——婺源傩舞,表演时不受时空限制,当艺人们穿上华丽的服装,戴上威严、滑稽的面具进行表演时,就像化妆舞会一样庄重、高雅、活泼,看了令人觉得很奇妙。

   有一个舞蹈工作者经过测试后感慨地说,撇开那些神话内容,用现代舞曲录音磁带代替传统锣鼓伴奏,请长径村傩舞老艺人跳了几个节目。出乎多数人的意料之外,其舞步许多都能与现代舞曲的节奏合拍。如独舞《开天辟地》,可以用迪斯科伴奏到底;《后羿射日》是双人舞,可以用伦巴和探戈音乐伴奏始终;又如《八仙上寿》,则是迪斯科、伦巴、慢四、探戈、尔华兹舞等舞步之大成。舞者头、手、足、臀、腰配合默契,随着“嘭嚓嚓”的不断变化,时而狂热、时而深情、时而奔放地展现在观众面前。所不同的是配舞的音乐,现代舞是“嘭嚓嚓”,傩舞用是咚咚锵”,然而节拍基本上是一致的。

   当然,有些舞蹈节奏无法与现代舞曲合拍。比如《追王》一节,是在村落的巷道中进行的。其节奏随着表演者的兴致来决定,可以像花前月下散步一样漫不经心,也可以像追捕逃犯一样紧张激烈。

8.云南昭通傩戏

中国现存的傩舞和傩戏调查报告(图文)  文化习俗 第9张

   昭通傩戏流行在昭阳、彝良、大关、盐津、绥江、镇雄、威信、巧家等市县的山区农村,剧目分为法事、正坛、耍坛三类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清康熙年间傩戏传人昭通地区,兴盛于晚清及民国时期,至今,傩戏表演仍具有不衰的魅力。

   昭通傩戏的演出,是附着于端公的祭祀活动,表现与祭祀相关的情节内容,端公的祭祀活动分为阴事和阳事两大类,但多属于阳事,主要有几种:以酬神还愿为目的的“庆菩萨”;以镇宅祛邪为目的的“庆坛”;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“打傩”;以祈寿延年为目的的“阳戏”;以酬神还愿为目的、但规模较小的“还钱”。最为常见的阳事是“庆坛”。

   坛的上方有神榜,神榜上或写“赵侯圣主”,或写“罗公大法师”,或写“伍通盟王”,或写“梓撞帝君”。庆坛一般持续五天,分文坛和武坛,文坛诵经,武坛表演傩戏。

   傩戏演出要供奉戏神。戏神为木雕偶像,高约30厘米,尊称为“老郎神”或“老郎太子菩萨”。演出前,请出戏神,为之开光、穿新衣服、披红挂彩,安放到一个装满稻米的木斗上供起来。戏神旁边设牌位,牌位居中书“唐朝救封老郎太子之神位”;上端左右分别写“香花”、“迎请”,下端左右分别写“鼓板仙师”、“声音童子”。开演前,演出参与者向戏神行跪拜礼,每个角色上场前还要向戏神揖拜。

 昭通大关傩戏

 云南昭通的大关傩戏傩戏,当地称端公戏、师攘戏、跳端公、庆菩萨、庆坛戏。端公坛门有:武坛、阳坛和正坛,是民间巫术祠仪与戏曲表演相结合的古老的地方民间剧种。

   大关傩戏传人历史悠久,清康熙六年(1667)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曹家寨道士曹文广从四川学习傩戏返回家乡,便招收门徒,立坛开教,使傩戏在大关县境内日渐普及。道家师傅曹文广在编剧和演出中,把地方民间小调、川剧音乐、民间武术和杂技等表演技巧融人其中,形成演、唱、说、跳、打为一体的地方特色剧种,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。

   大关傩戏表演的最大特点是,用生动形象的木雕面具,通过化妆来表现和区分人物,如妆扮二郎神、寿星、福星、八蛮将军,苗老三、和尚等人物。

   大关的傩戏表演角色分生、旦、净、丑四类,其唱腔有“九板十三腔”之说。曲牌有《西江月》、《哭梧桐》、《柳含烟》、《豆芽黄》、《洞中春》、《梅花咏》、《二簧腔》、《高腔》、《哭声腔》和《走板》等。演员必须具备唱、做、念、打和手、脚、身、步法的表演艺术及扑、翻、打、斗、踢的功夫,演出时既有武场伴奏,又有丝竹管弦的文场设置。




打赏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穿青之家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huanqingren.cn/post/93.html

标签: 文化习俗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穿青人的“弯角粑”

穿青人的“弯角粑”

“弯角粑”:用糯米面、苏麻、花生、白糖为原料制作,因其形似弯角而得名。做法是将糯米浸泡透后滤干,碾成粉,再用开水和面揉成团,依所包“弯角粑”大小制作外皮,然后将苏麻、花生、白糖等做...

指路碑
穿青小说:山魈人马(作者:胡树杉)

穿青小说:山魈人马(作者:胡树杉)

山魈人马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&...

穿青人民间小故事

穿青人民间小故事

1 一穿青老人过世 正勒天三亲六戚来吃酒,很隆重。 外家来祭奠,男男女女都来。 叫完礼后女勒开始哭了, 因为是外家,平时大家都熟悉,...